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7月18日,金田股份披露最新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就战略布局以及稀土永磁、电磁扁线等业务进展情况,与投资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为一家在铜加工行业深耕39年的标杆企业,金田股份的龙头优势持续凸显。从产能规模来看,2021年至2024年,公司铜及铜产品产量以8%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提升,2024年总产量达191.62万吨,占中国铜加工材综合产量的9%。公司不仅是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之一,更凭借技术积累与影响力,成为行业主要的产品标准制定者。产品端,公司形成了覆盖棒、管、板带、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的供给能力,是国内少数能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的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电子、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AI散热等领域。
在巩固国内铜加工领域领先优势的同时,公司也在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已成为近年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公司在德国、泰国新设子公司,并通过新建泰国生产基地、拓展越南基地产线规模,强化海外基地联动优势。其中,泰国8万吨精密铜管项目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紫铜管件等项目已实现量产。2024年,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75%至121.6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0.76%;铜管、电磁线、铜带等产品海外销量16.99万吨,同比增幅超20%。
面对下游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领域需求的持续释放,公司在稀土永磁、新能源电磁扁线等潜力业务上的提前布局已逐步落地见效。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公司依托宁波、包头两大生产基地形成稳定的供应能力,其中包头基地一期投产后新增4000吨年产能,产品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应用场景。新能源电磁扁线业务同样表现亮眼,目前已形成6万吨产能规模,与下游核心客户合作的200多项开发项目中,70余个已进入量产阶段,不仅实现多个800V高压平台的批量供货,更凭借低介电常数PI扁线为“兆瓦闪充”技术提供材料支撑,成为全球首家1000V驱动电机扁线量产供应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的电磁线及稀土永磁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减速电机等多个场景实现量产;针对机器人电机小型化、高功率化趋势,公司开发的高精密高导电微细电磁线凭借尺寸精度高、导电导热性优良的特点,已在多款型号机器人电机中试样;此外,公司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的研发也同步推进,有望更好满足人形机器人用电机对高扭矩、小型化和高精度的要求。(沈振宙)
顺阳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