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内景。张驰摄
徐汇区田林街道青年党群干部宋阳最近多了一个新身份:“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青年服务官。9月28日,“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正式投入使用,140位青年文化人才喜迁新居。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的推出,是上海进一步扩大服务文化人才安居工作覆盖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自2023年12月,位于虹口区的上海首个文化人才公寓“猎户座”推出以来,普陀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已相继推出文化人才公寓。
某种意义上说,为文化人才们提供一张床、一间房的文化人才公寓,更像一个文化场域,让文化人才与社区产生“奇妙链接”,实现双向奔赴、相互激荡,共同提升了文化街区的层次与内涵。
硬件配套:属同类人才公寓中的高标准
不仅下楼就有“吃喝玩乐购”一应俱全的体验,从硬件配套来看,徐汇城投宽庭项目当属同类人才公寓中的高标准配置。
每套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至79平方米之间,房型主要为一室和两室户型,均为全装修交付并配备品牌家具和家电,完全实现“拎包入住”。
文化人才之家所在的3号楼大部分户型都有观景阳台,推窗便是蒲汇塘的水岸风光与城市街景相融的活力场景,因地制宜配置了各类全时段免费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包括瑜伽房、电竞房、公共会客厅等,可提供娱乐、休闲、健身、自习、阅读、影音体验等多种功能。
社区内不仅有快递驿站、宠物店、超市、理发店等生活服务配套,还有滨水休闲步道、共享书吧、多功能活动厅等年轻人喜爱的社交空间。
“上海文化人才之家”徐汇城投宽庭项目。徐汇区房管局 供图
来自上海电影集团的苗恺宁是工作刚满1年的“00后”。让他感慨的是,人才公寓便捷、安定的环境,能够让他这样背井离乡来沪发展的年轻人,不必再为居住烦恼、不再为通勤奔忙。“这不仅是一间房、一张床,更是上海向我们在沪拼搏奋斗的青年伸出的一双温暖之手,告诉我们自己的梦想被这座城市‘妥帖安放’。”
记者观察发现,上海目前推出的文化人才公寓,普遍具有高标准的硬件配置。位于浦东新区的“上海文化人才之家”世博璟尚,社区内有“品质生活、美食天地、泳池运动中心、亲子娱乐”四大业态主题,绿化功能性景观达35%,还包含户外阳光草坪、乐动王国、运动天地等设施,周边三甲医院、基础教育等城市配套齐备。
住在这里的媒体人白璐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餐饮配套只有一家赛百味。但是这一年多里,社区变化很快,奥乐奇、马厂老火锅等店铺都开出来的,好吃好玩的越来越多,甚至还有日咖夜酒等这些适合青年人的场所。
同样,位于普陀区的“西部乐巢·中岚居”,最让文化人才们感到方便的就是:社区拥有800平方米共享区域,包括红色驿站、多功能厅、竞技室、健身房、台球室、阅读室、自习室和共享厨房,能满足青年多样化的需求。
活动丰富:让年轻居民纷纷走下楼来
城投宽庭·九星社区是位于闵行区的上海文化人才之家的核心社区,社区内汇聚了近200名出版、传媒、艺术等领域的文化人才,现有住户1800余人,青年占比接近80%。
如何让不同背景的新市民融入社区?七宝镇的答案是——以文化为媒,以志愿为桥,以青春为翼,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
今年一场午后音乐会,让年轻居民纷纷走下楼来。音乐会一开场,世纪集团的舞蹈《上春山》便赢得阵阵掌声。作为社区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一位青年说:“在这里,既能展示才艺,又能参与治理,社区真正成了我们的‘家’。”
据了解,七宝镇正通过文化资源与治理资源深度融合,让社区从“管理单元”升华为“情感共同体”。“我们不仅要让居民住得舒心,更要让他们心灵有归属。”七宝镇社会工作办的工作人员表示。
城投宽庭·九星社区午后音乐会
据介绍,今年3月,宽庭九星社区党群服务站启用后,便充分利用下沉资源与社区闲置空间,打造专属“梦想空间”,并邀请社区内的文化人才成为空间主理人,让居民成为彼此的老师。今年全年,服务站与空间主理人们一起,推出“梦想启航”“梦想探索”“梦想加速”“梦想收获”四大主题季活动,从脆皮青年养生市集到金秋Citywalk,从音乐党课到青年夜校,将开展百余场特色活动。
位于浦东新区的璟尚社区运营一年以来,居民区党支部也主动融入青年群体,通过一场场走心的入户调研,规划出党群服务、人才议事、创业孵化、共享办公、娱乐社交等十大功能板块,集服务、办事、学习、娱乐、社交于一体的 “南仓・璟彩生活家” 青年服务共享空间应运而生。
媒体从业者田萌告诉记者:“和我住过的其他社区相比,这里的活动非常丰富,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而且共享空间也非常友好,我自己在里面做过一些活动招募,我乐团的朋友也会在里面练琴。最有意思的是非遗手工、收纳培训,以及一些女性成长类的活动。”
璟尚社区经常组织各类年轻人喜爱的公益活动
“南风悦企·璟尚乐Go好物节”在世博璟尚社区精彩呈现。
今年7月4日,由南码头路街道营商办、党群办、璟尚居民区联合主办的“南风悦企·璟尚乐Go好物节”也放在了世博璟尚社区。活动汇聚了深受喜爱的服务品牌(如奥乐齐、开市客、济德中医)与独具匠心的社区宝藏小店(如沛森文化文创、Bing热狗、丹厨冰激凌),为辖区商户搭建起优质资源的展示舞台,也为住户带去丰富的购物选项。
虹口则凭借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底蕴,聚焦猎户座互联网企业人员集聚的现状,在公寓旁的辛垦书局精心打造互联网优质共创空间。通过搭建常态化活动平台,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沙龙等,有效链接文化人才与创作人才,推动多元力量携手挖掘虹口内涵、讲好虹口故事。
双向奔赴:青年文化人才反哺社区发展
记者了解到,宣传系统人才所在单位党群部门、徐汇区委宣传部和田林街道党工委建立党建共建机制,积极推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社区共治,实现青年文化人才与社区发展的双向赋能。
田林街道青年党群宋阳介绍,在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徐汇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秉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社区共治”的理念,街道联合7家文化单位共同推出了首个党建共建品牌“文化好邻居”,覆盖“青年研习会”“汇爱能量站”“甜灵文化集”“艺起美育社”“幸福共治坊”五个板块。
目前流行的社团主理人,也在文化人才公寓生根发芽。浦东璟尚社区已孵化了“友趣青年社”各类社团及主理社长。City-cycling南码头骑遇记、当代艺术Citywalk、萌宠嘉年华交友派对、走进甲骨文非遗手作、春启惊蛰,璟彩绽芳华、“音”你闪耀,青春有约、“尚”善青年志,星火志愿行……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创意在党支部和社区青年志愿者们的思想碰撞中迸发,落地执行。
在虹口区,不少青年文化人才已通过一场场接地气的表演,将自己的技艺绝活奉献给社区。
张旭在文化人才公寓“猎户座”自己的房间内。蒋迪雯 摄
入住文化人才公寓“猎户座”的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奏员张旭,曾为嘉兴路街道“百姓舞台•音乐会客厅”带来古琴专场讲座,演绎了《卧龙吟》《枉凝眉》《流水》《幽谷》《半山听雨》等多首经典曲目。
“各国语言或许不通,然而古琴音乐里传达的情感却是相通的。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古琴演奏,相对于古筝,古琴的声音更低沉悠扬,带动听者的情绪,有浓厚丰富的民族气息,不愧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经常参与嘉兴社区文化活动的俄罗斯留学生达丽娜赞叹。
就在9月28日嘉兴路街道“百姓舞台”上,猎户座文化人才、国家二级演员钱晏,还与共建单位代表、外企白领代表、环瑞虹合唱团等,携手献上《相亲相爱一家人》,用温暖和声传递深厚情谊。
钱晏表示:“在这里安居、乐业后,更应该用我们的专业特长将传统民族文化带到群众身边。”
对普陀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成妍来说,报道中岚居是自己一次职业生涯中难得的“知行合一”:“用记者的笔记录时代,也用住户的心感受温暖。”
她一直在思考:楼下就有“健身房”“青年自习室”、小区里即可带宠物问诊、逢年过节还有各种民俗活动……这样“最懂年轻人的社区”背后有怎样一套服务机制?
中岚居里的青年议事厅
通过与街道、人才局、文旅局等多部门的对话,她了解到,在市区两级相关部门的关心下,中岚居通过党团组织引领,加强普工英驿站、青年中心、妇女之家等线下阵地打造,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五送”服务,孵化有归属感的青年人才社区,引导人才反哺社区形成“双向奔赴”机制。
如今,担任青年夜校课程教师、在人才集市设摊、参与社区议事协商……不少文化人才正与这座社区建立起更深度的共鸣,而张成妍也在持续关注、推出报道。
顺阳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